4月29日,由广西师范大学法学院、广西地方法治与地方治理研究中心主办,广西师范大学法学院研究生会承办的“独秀法学大讲堂”第五十六讲在雁山校区模拟法庭举行。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刘茂林教授以“理解宪法的维度”为题做学术讲座,讲座由学院院长郭剑平教授主持,黄竹胜教授与谈。
刘茂林教授从社会哲学视角提出“宪法是组织共同体的最高规则”,并强调宪法体系应是成文宪法、现实宪法与观念宪法的三重耦合,既为法律、道德等社会规则提供交互平台,又能通过规则指引形成自洽的社会生活状态。针对中西方理论局限,他主张以多元思维重构研究范式,注重历史溯源与当代现实的辩证统一。
互动环节中,刘茂林与黄竹胜就宪法概念的跨学科研究展开讨论,并解答了学生提出的隐私权入宪、宪法形态统一性、国家消亡后规则存续等前沿问题。郭剑平在总结时指出,刘茂林的类型学研究框架对法学教育具有重要启发,并勉励学生以谦逊态度深耕学术。
本次讲座立足学术前沿,以创新性视角阐释宪法核心命题,不仅为构建中国自主的宪法学知识体系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撑,更促进了师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深刻理解。
(图/潘思岑 文/胡源源 审核/毛丽君 李德进 郭剑平)
刘茂林教授主讲
师生合影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