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0日,《广西法治日报》发布文章《广西师范大学:构建“1+2+3”大普法格局,助力民族地区法治建设》,关注报道了广西师范大学法学院“八五”普法规划的普法格局。
法学院以培养德法兼修法治人才,持续提升公民法治素养,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营造良好法治环境为目标,整合校内外资源和平台,组织“雏雁护航队”、“小天平”普法千里行志愿服务团队、广西师范大学法律援助中心开展法治宣传活动,普法效果显著,2024年10月,广西师范大学法学院荣获司法部、全国普法办通报表扬全国“八五”普法中期表现突出单位。
现分享转载如下:
“八五”普法规划实施以来,广西师范大学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聚焦新时代民族地区普法需求,探索构建“1+2+3”大普法格局,助力民族地区法治建设。2024年10月,广西师范大学法学院荣获司法部、全国普法办通报表扬全国“八五”普法中期表现突出单位。
高度聚焦 1 个目标 谋划普法新思路
广西师范大学致力于将法学教育实践与推动未成年人保护、乡村法治、高校普法相结合,培养德法兼修法治人才,持续提升公民法治素养,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营造良好法治环境。三年以来,联合14个校外平台,在广西5市10余个县(区)开展普法活动200余次,受益人数30余万人次。学校法学院学生参加全区全国“学宪法 讲宪法”系列比赛,荣获国家级、区级奖项约20项,2024年学生荣获全区学生“学宪法 讲宪法”素养竞赛一等奖。学校法学院还组织开展“宪法晨读”“宪法小卫士”等有较大影响的活动,形成“金剑之光法律文化节”等系列学生活动特色品牌。
贯通协同 2 种力量 激发普法新动能
整合校内平台。联合习近平法治思想讲习所等校内3个专业平台,打造系列专题课程,先后为司法厅、桂林市政法委等16家单位举办了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宣讲报告会,并为高校学生举办了10余场普法专题讲座或微党课。
融合校外资源。学校法学院积极探索与法院、检察院、律师事务所等11个单位形成“一基地,多站点”共建育人模式,建立“社会调查、校园普法、心理辅导、法律援助”四位一体的普法链条,以“专业学生+志愿者”的形式提供订单式普法课堂,打造“知行合一”双维校园普法课程,提高了法治教育的系统性和实践性。
突出抓好 3 个团队 打造普法新亮点
2024年5月,学校法学院“雏雁护航队”“小天平”、法律援助中心3个团队的指导老师和骨干成员组成的普法团队到桂林市资源实验中学开展“送‘典’入校资源行 普法润苗护成长”普法宣传系列活动。法学院持续发挥专业优势,加强法治理论研究和宣传教育,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而“雏雁护航队”“小天平”、法律援助中心3个团队,正是法学院构建普法长效机制的有生力量。
法学院“雏雁护航队”联合雁山区人民检察院开展普法活动
法学院开展“维护权益 315”普法宣传活动
“雏雁护航队”细抓未成年人法治教育。“雏雁护航队”是广西师范大学法学院与桂林市人民检察院于2019年共同组建的一支致力于中小学公益法治宣传教育、具有高校老师理论支撑、专业检察官实务指导、法科学子专业保障的公益普法团队。“雏雁护航队”创新校园法治服务模式,建立“校园普法、心理辅导、法律援助、社会调查”为一体的模式,为中小学法治教育提供了全方位、个性化服务;打造“知行合一”双维校园普法课程,切实加强各项普法教育课程与实践融合;创新课程形式,以模拟法庭、案例分析、游戏互动、“雏雁信箱”等多种新颖有趣的方式提升中小学生对法律知识的理解;推出系列线上普法课程与小视频,其中《预防电信诈骗知识讲座》在全国检察机关“法治进校园”精品网课评选中获得优秀奖,在大中小学受到热烈反响。
法学院“雏雁护航队”开展“法治进校园”巡讲活动
“雏雁护航队”为青少年健康成长保驾护航,在学校法学院党委的大力支持下,项目不断扩大检校合作领域,护航队成员走过3市8县(区),共计开展普法宣讲100余场,受众人数达10万余人。目前已与20余所中小学合作签约,并受聘为桂林市未成年人观护基地法治宣讲团。项目获得桂林电视台、广西法治日报等媒体的关注,并在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数广集团杯”广西赛区荣获金奖,同时获得2023年桂林市学雷锋志愿服务先进典型“最佳志愿服务组织”,为桂林市及周边地区中小学法治宣传教育工作起到了示范性作用。
“小天平普法团队”深抓基层法治活动。“小天平”普法千里行志愿服务团队是一个致力于传播法律知识、提供法律服务的高校公益服务团队,团队由广西师范大学法学院老师、研究生、本科组成,以院训“厚德明法,博学成才”为指导,以“小天平普法有责,致青春共创和谐”为宗旨,致力于以生动活泼的形式在校内外开展普法宣传活动。
法学院“小天平”团队开展普法宣传活动
法学院开展“尊法守法·携手筑梦”服务农民工法治宣传行动
“小天平”团队在校内校外开展了一系列富有特色、主题鲜明的普法活动。曾承办教育部·中华全国总工会“尊法守法·携手逐梦”服务农民工法治宣传行动、“12·4”国家宪法日系列普法活动等,致力于用创新、有效的方式增强公众对法律的热情,增进法律知识的普及。近年来,“小天平”团队深入工地、工厂、工棚、菜场、农村等进行志愿普法服务,面向个体工商户、农民工、村民等群体,通过讲解普法内容、解答法律咨询、发放普法宣传手册等方式,为群众答疑解惑、普及法律知识,引导村民知法、懂法、守法、用法。利用 QQ、微博、微信、抖音、腾讯视频等线上平台开展线上普法,摄制56个普法视频,其中微信上发布20个,腾讯视频上发布20个,抖音上发布16个,开创了“法律地图”“法眼探案”“法律资料包”等专为农民工服务的微信版块,加深农民工对相关政策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认识和了解,为乡村振兴工作尽高校法科学生应有之力。2022年,“小天平”普法千里行志愿服务团队获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全国重点团队。2024年,“小天平”普法千里行志愿服务团队入选全国大学生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之“法治中国青春行”专项活动团队,是广西高校唯一入选团队。
“法律援助中心”紧抓高校法治宣传。团队将普法与高校实践育人相结合,联合8所高校,组织开展10余次公益普法“高校行”活动,在高校师生中广泛宣传《宪法》《民法典》等法律法规,助推校园法治文明建设,取得了良好育人效果。广西师范大学法律援助中心成立于1998年4月,经过数十年的努力规模日渐扩大,通过线上的方式面向全广西承接法律援助案件,积极在校内外开展法治宣传活动。
法学院在资源实验中学开展模拟法庭活动
法学院开展“送‘典’入校资源行,普法润苗护成长”普法活动
法律援助中心通过校园普法宣讲、法律知识竞赛等形式,积极开展了“3·15 消费者权益日”“4·26 世界知识产权日”和“12·4 宪法日”等一系列特色普法宣传活动,发放各类法治宣传资料,提供现场法律咨询,增进了高校师生对《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知识产权法》《宪法》《法律援助法》等法律法规的认识与了解。法律援助中心接收书面案件咨询,并出具法律意见书,为当事人提供案件回访,法律咨询服务的开展,取得良好的法律效果和实践效果。此外,法律援助中心致力于加强农民工的法治宣传教育,前往桂林市荔浦市、资源县、临桂区、南宁市武鸣区等4县(区)开展现场咨询、普法宣传、留守儿童关怀等活动,并借助基层工会开展法治讲座,邀请专家学者、律师等围绕就业、劳动合同、劳动争议调解仲裁、社会保险、婚姻等就业、劳动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法治宣传。法律援助中心获得2021年度“信德嘉奖学金”“同望奖学金”专业实践基金支持,获评广西师范大学学生社团重点项目、“公益未来·青年发展”社会实践十强项目。
作者:窦武 王董 吴纬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