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师生赴柳州市三江县开展侗族习惯法文化调研
近日,我院谭万霞副教授、刘琳博士、硕士研究生张美玉一行赴柳州市三江县,针对刘琳博士课题《广西侗族习惯法文化在乡村治理新体系中的影响研究》中的研究问题,开展侗族习惯法文化调研活动。
9月10日,调研组一行到三江县委统战部同县委常委、统战部郭善习部长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座谈交流。会上,郭善习部长详细介绍了“侗款”的历史背景、主要内容、传承发展及其在维护社会秩序、促进民族团结等方面的积极作用。随后,双方围绕侗族“款文化”如何与国家法律体系相融合,以及在新时代背景下如何进一步发挥其独特作用等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9月11日,调研组一行到三江县独峒镇岜团村和平流村调研。调研组深入侗寨,通过实地考察、访谈村民并亲身参与村寨活动,全面地了解了侗族“款文化”的历史背景、表现形式、传承脉络及其乡村治理功能。独峒镇人大罗促江主席与岜团村村委杨副主任热情地向调研组介绍了“款文化”在维护村寨秩序、调节邻里关系及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展现了侗族文化独特的法治观念与和谐生活理念。在平流村,调研组观察到“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积分超市”这一创新举措,成功融合了现代治理理念与传统文化精髓,为村民生活增添新活力,成为推动乡村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
9月12日,调研组一行到三江县斗江人民法庭同江县人民法院李春晓副院长、斗江人民法庭吴海存庭长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座谈。会上,李春晓副院长、吴海存庭长分别介绍了斗江人民法庭的创新实践经验和成效。斗江人民法庭依托侗族“款文化”“鼓楼”“油茶”等民族特色文化元素,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普法宣传,引导群众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形成了“法官说法+寨老讲理+歌师唱情”的民族特色解纷模式。随后,双方就如何深层次挖掘侗族“款文化”的核心价值,以及如何将其更好地融入司法实践进行了深入探讨。
此次调研,极大地拓宽了课题组师生的学术视野,促进了侗族习惯法文化的深入交流与传播。法学院将进一步巩固并深化与基层法治机构的合作交流,共同推进民族习惯法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并积极探索其在乡村治理和乡村振兴中的实践应用,为学院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图文/张美玉 审核/ 杨祝顺 郭剑平)
调研组在三江县委统战部座谈交流
调研组在岜团村调研
调研组在三江县斗江人民法庭座谈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