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与人生

发布日期:2010-11-01 | 阅读数:1068

 ――记陈金钊、谢晖、龚廷泰教授学术报告会

作为一名法律人如何学习法律,怎样进行法律研究是值得思考的问题。金秋的桂林,丹桂飘香,我院有幸邀请到山东大学威海分校副校长陈金钊教授、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院长谢晖教授和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院长龚廷泰教授为师生作题为“学术与人生”的学术报告会。报告会于1019日上午在雁山校区2219学术报告厅进行,由法学院副院长黄竹胜主持。报告会持续了3小时,教授们分别对“学术与人生”这一主题谈了各自的看法,引经据典,旁征博引,结合自身实践经验,为同学们进行了一场精彩的学术报告。

谢晖教授从“兴趣―博学―勤奋―成功与自我幸福”四个环节对“学术与人生”作了精彩的阐述。谢晖教授以历史人物孔子、颜回、辛弃疾与等人物为例,与在座学生分享了这些众所周知的历史大家的人生观的事例,很好地阐述了“学术与人生”的关系。谢晖教授指出,若想做一个真正的法律工作者,首先应该培养对法律的兴趣、对学术研究的兴趣,而后则应博学,拓宽知识面,勤于思考、勤于探索,把做学问上升到一种精神层面,使自身产生一种幸福感。

龚廷泰教授指出,“学术与人生有时是冲突的,取决于个人的家境和社会,但可以寻求两者的平衡,并且应该努力寻求这种平衡。”教授为同学们研习法律做学问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他认为一要有扎实的理论功底;二要有宽阔的学术视野,三要有敏锐的问题意识,四要有严格的学术规范。

陈金钊教授则从两个方面作了精彩而又不乏幽默的阐述,他认为,绝大多数人对学习的兴趣并非是天生的,它的培养需要通过不断地激励。陈金钊教授还从自己专业研究方向出发,为同学们大致介绍其研究的法律方法论体系以及中国法律建设的现状与不足。同时以亲身经历勉励同学们努力学习,做学问要下苦功,培养作为法律人的责任感。

三位教授在结束各自的发言后与同学们进行了良好的互动,对师生的提问一一作答,整个学术报告会掌声不断,气氛高涨,获益匪浅。

 

 

法学院举办“学术与人生”学术报告会

 

 

谢晖教授在作学术报告

 

 

      龚廷泰教授在作学术报告

 

 

           陈金钊教授在作学术报告